2025年3月28—30日,作为学会常务理事,我们教师秦鹏举赴江西南昌参加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会议主题为“数智化变革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本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叙事学研究院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vkgame电竞官网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5场主旨发言(16场次)以及7组专题讨论。会议开幕式由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亚律主持,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傅修延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会长涂险峰教授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秦鹏举副教授主持了第七小组的分组讨论即“外国文学与叙事研究”。小组发言内容主要涉及外国文学作品的叙事分析,主要涉及叙事视角与叙事策略、声音与听觉感知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构建独特的叙事体验、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构建道德框架与社会批判、物如何成为叙事中的核心元素、中外叙事传统比较、跨媒介叙事、非人类叙事、双重叙事运动等方面。
秦鹏举老师的发言题目为“阿契贝文学创作的现实嬗变与民族文化构建》”。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阿契贝的文学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质。其现实主义创作既汲取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也内蕴着非洲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因而呈现出独特的非洲现实主义文学书写。阿契贝的现实书写经历了历史的现实与文化复位、存在的现实与国族文化、文化的现实与普遍之人性三个阶段的嬗变。各个阶段的现实书写分别与殖民时期的非洲历史文化认同、后殖民时期的尼日利亚国民文化认同和全球化时期多元文化认同密切关联,深刻体现出阿契贝对民族文化构建的政治文化追求和“作为教师的小说家”的主体性认知。

本次会议聚焦文学“数智化”主题,充分探讨了人类叙事流变与AI写作的冲突与融合,伦理与思政等互通互融的重大问题。文学在当今面临数智化的强烈冲击,应该继续发挥文学应有的对人类存在之思的深入追问,尤其是外国文学更应如此。
(审核:李征宇;编辑:严实)